书八万余卷外 另十二万余卷则是购求而来 并且已分类别 足见成绩之大。这项工作随后也坚持了下去 贞观年间 魏徵、虞世南、颜师古相继为秘书监 继续购求遗书 选书手、雠校百余人 缮写群书 藏于内库 由宫人掌管。

古代科技落后 文化传承极其艰难 稍有天灾人祸 便极易导致珍贵的书籍的散佚损毁 故而令狐德棻的这个建议一举使得天下大多数珍本孤本得以保全 颇受天下学士之赞誉。

然而仅此一项 并不能说明令狐德棻在士林当中的地位。

古代学士最高的成就是什么?

著书立说。

而著说立说之中最顶级的成就 便是修史!

令狐德棻对高祖李渊说:“窃见近代已来 多无正史 梁、陈及齐 犹有文籍 至周、隋遭大业离乱 多有遗阙。当今耳目犹接 尚有可凭 如更十数年后 恐事迹湮没。陛上既受禅于隋 复承周氏历数 国家二祖功业 并在周时。如文史不存 何以贻鉴今古?”

何谓“国家二祖功业 并在周时”?

隋代北周 唐代隋 一脉相承 而且恰好这三代帝王祖籍同出关中武川 并且李渊的祖父李虎是北周政权的核心“八柱国“之一 死后追封为唐公 李渊的父亲李昺也在北周袭封唐公 为柱国大将军。所以德棻指出“国家二祖功业 并在周时“。

如果能通过修前代史而向世人强调北周、隋、唐一脉相承的正统观念 进而宣传李唐祖先功业 那么对于巩固刚刚建立的李唐政权 是再好不过的明智之举了。

李渊如何能够拒绝?当即照准 于武德五年正式下诏修前代魏、周、隋、梁、齐、陈六史。

所以 大唐史学“创修撰之源 自德棻始也“。

这才是令狐德棻在士林当中底气之所在!

历经与房俊的数次争斗 令狐德棻终于算是看明白了——我跟那个棒槌斗个什么劲儿啊?输了颜面扫地声誉受损 就算赢了又能得到什么?说到底 不过意气之争罢了。

与其有那精力与房俊争来斗去 何不老老实实的编撰史书 将自己的名字传诸后世?

所以 令狐德棻悟了。

他看着一脸失望的宇文俭 意味深长道:“财帛富贵 不过是身外之物 多了那些好处 吾等还是一日三餐、夜宿一榻 少了那些好处

⊖喜欢看公子許写的天唐锦绣_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改邪归正吗?那就记住写小‧说的域名xiexs◉com⊖(请来写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难不成还能三餐不继、无家可归?贤弟亦是心思灵透之人 勿要被身外之物所累 不如沉下心来 与愚兄一起修史 这部《晋书》 愚兄为你留一个署名的位置 如何?”

宇文俭心里腻歪得不行……

我是找你来对付房俊的啊 结果你却劝我放弃大把的利益 跟着你钻进故纸堆里修史?

修史倒是一件好事 可问题是我那点才学跟你提鞋都不配 我不行啊……

宇文俭郁闷至极 实在是想不到一向脾气暴躁心胸狭隘的令狐德棻 现在居然修心养性返璞归真 将所有功名利禄尽皆抛开 一心一意去编撰史书传诸后世……

这个老东西都“改邪归正”了 难道自己当真就拿房俊那个棒槌毫无办法?

章节目录